技术

学习网络 学习Linux go 内存管理 golang 系统调用与阻塞处理 图解Goroutine 调度 重新认识cpu mosn有的没的 负载均衡泛谈 《Mysql实战45讲》笔记 单元测试的新解读 《Redis核心技术与实现》笔记 《Prometheus监控实战》笔记 Prometheus 告警学习 calico源码分析 对容器云平台的理解 Prometheus 源码分析 并发的成本 基础设施优化 hashicorp raft源码学习 docker 架构 mosn细节 与微服务框架整合 Java动态代理 编程范式 并发通信模型 《网络是怎样连接的》笔记 go channel codereview gc分析 jvm 线程实现 go打包机制 go interface及反射 如何学习Kubernetes 《编译原理之美》笔记——后端部分 《编译原理之美》笔记——前端部分 Pilot MCP协议分析 go gc 内存管理玩法汇总 软件机制 istio流量管理 Pilot源码分析 golang io 学习Spring mosn源码浅析 MOSN简介 《datacenter as a computer》笔记 学习JVM Tomcat源码分析 Linux可观测性 学习存储 学计算 Gotty源码分析 kubernetes operator kaggle泰坦尼克问题实践 kubernetes垂直扩缩容 神经网络模型优化 直觉上理解机器学习 knative入门 如何学习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系列笔记 TIDB源码分析 《阿里巴巴云原生实践15讲》笔记 Alibaba Java诊断工具Arthas TIDB存储——TIKV 《Apache Kafka源码分析》——简介 netty中的线程池 guava cache 源码分析 Springboot 启动过程分析 Spring 创建Bean的年代变迁 Linux内存管理 自定义CNI IPAM 副本一致性 spring redis 源码分析 kafka实践 spring kafka 源码分析 Linux进程调度 让kafka支持优先级队列 Codis源码分析 Redis源码分析 C语言学习 《趣谈Linux操作系统》笔记 docker和k8s安全机制 jvm crash分析 Prometheus 学习 容器日志采集 Kubernetes 控制器模型 Kubernetes监控 容器狂占cpu怎么办? Kubernetes资源调度——scheduler 时序性数据库介绍及对比 influxdb入门 maven的基本概念 《Apache Kafka源码分析》——server Kubernetes objects 源码分析体会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算法新解 Kubernetes源码分析——controller mananger Kubernetes源码分析——apiserver Kubernetes源码分析——kubelet Kubernetes介绍 ansible学习 Kubernetes源码分析——从kubectl开始 jib源码分析之Step实现 jib源码分析之细节 线程排队 跨主机容器通信 jib源码分析及应用 为容器选择一个合适的entrypoint kubernetes yaml配置 《持续交付36讲》笔记 mybatis学习 程序猿应该知道的 无锁数据结构和算法 CNI——容器网络是如何打通的 为什么很多业务程序猿觉得数据结构和算法没用? 串一串一致性协议 当我在说PaaS时,我在说什么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数据结构笔记 PouchContainer技术分享体会 harbor学习 用groovy 来动态化你的代码 精简代码的利器——lombok 学习 《深入剖析kubernetes》笔记 编程语言的动态性 rxjava3——背压 rxjava2——线程切换 spring cloud 初识 《深入拆解java 虚拟机》笔记 《how tomcat works》笔记 hystrix 学习 rxjava1——概念 Redis 学习 TIDB 学习 分布式计算系统的那些套路 Storm 学习 AQS1——论文学习 Unsafe Spark Stream 学习 linux vfs轮廓 《自己动手写docker》笔记 java8 实践 中本聪比特币白皮书 细读 区块链泛谈 比特币 大杂烩 总纲——如何学习分布式系统 hbase 泛谈 forkjoin 泛谈 看不见摸不着的cdn是啥 《jdk8 in action》笔记 程序猿视角看网络 bgp初识 calico学习 AQS——粗略的代码分析 我们能用反射做什么 web 跨域问题 《clean code》笔记 《Elasticsearch权威指南》笔记 mockito简介及源码分析 2017软件开发小结—— 从做功能到做系统 《Apache Kafka源码分析》——clients dns隐藏的一个坑 《mysql技术内幕》笔记2 《mysql技术内幕》笔记1 log4j学习 为什么netty比较难懂? 回溯法 apollo client源码分析及看待面向对象设计 学习并发 docker运行java项目的常见问题 Scala的一些梗 OpenTSDB 入门 spring事务小结 事务一致性 javascript应用在哪里 《netty in action》读书笔记 netty对http2协议的解析 ssl证书是什么东西 http那些事 苹果APNs推送框架pushy apple 推送那些事儿 编写java框架的几大利器 java内存模型 java exception Linux IO学习 netty内存管理 测试环境docker化实践 netty在框架中的使用套路 Nginx简单使用 《Linux内核设计的艺术》小结 Go并发机制及语言层工具 Linux网络源代码学习——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 《docker源码分析》小结 docker中涉及到的一些linux知识 Linux网络源代码学习——整体介绍 zookeeper三重奏 数据库的一些知识 Spark 泛谈 链式处理的那些套路 netty回顾 Thrift基本原理与实践(二) Thrift基本原理与实践(一) 回调 异步执行抽象——Executor与Future Docker0.1.0源码分析 java gc Jedis源码分析 Redis概述 机器学习泛谈 Linux网络命令操作 JTA与TCC 换个角度看待设计模式 Scala初识 向Hadoop学习NIO的使用 以新的角度看数据结构 并发控制相关的硬件与内核支持 systemd 简介 quartz 源码分析 基于docker搭建测试环境(二) spring aop 实现原理简述 自己动手写spring(八) 支持AOP 自己动手写spring(七) 类结构设计调整 分析log日志 自己动手写spring(六) 支持FactoryBean 自己动手写spring(九) 总结 自己动手写spring(五) bean的生命周期管理 自己动手写spring(四) 整合xml与注解方式 自己动手写spring(三) 支持注解方式 自己动手写spring(二) 创建一个bean工厂 自己动手写spring(一) 使用digester varnish 简单使用 关于docker image的那点事儿 基于docker搭建测试环境 分布式配置系统 JVM内存与执行 git spring rmi和thrift maven/ant/gradle使用 再看tcp 缓存系统 java nio的多线程扩展 《Concurrency Models》笔记 回头看Spring IOC IntelliJ IDEA使用 Java泛型 vagrant 使用 Go常用的一些库 Python初学 Goroutine 调度模型 虚拟网络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小结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Kubernetes存储 访问Kubernetes上的Service Kubernetes副本管理 Kubernetes pod 组件 Go学习 JVM类加载 硬币和扑克牌问题 LRU实现 virtualbox 使用 ThreadLocal小结 docker快速入门

架构

《许式伟的架构课》笔记 Kubernetes webhook 发布平台系统设计 k8s水平扩缩容 Scheduler如何给Node打分 Scheduler扩展 controller 组件介绍 openkruise cloneset学习 kubernetes crd 及kubebuilder学习 pv与pvc实现 csi学习 client-go学习 kubelet 组件分析 调度实践 Pod是如何被创建出来的? 《软件设计之美》笔记 mecha 架构学习 Kubernetes events学习及应用 CRI 《推荐系统36式》笔记 资源调度泛谈 系统设计原则 grpc学习 元编程 以应用为中心 istio学习 下一代微服务Service Mesh 《实现领域驱动设计》笔记 serverless 泛谈 《架构整洁之道》笔记 处理复杂性 那些年追过的并发 服务器端编程 网络通信协议 《聊聊架构》 书评的笔记 如何学习架构 《反应式设计模式》笔记 项目的演化特点 反应式架构摸索 函数式编程的设计模式 服务化 ddd反模式——CRUD的败笔 研发效能平台 重新看面向对象设计 业务系统设计的一些体会 函数式编程 《左耳听风》笔记 业务程序猿眼中的微服务管理 DDD实践——CQRS 项目隔离——案例研究 《编程的本质》笔记 系统故障排查汇总及教训 平台支持类系统的几个点 代码腾挪的艺术 abtest 系统设计汇总 《从0开始学架构》笔记 初级权限系统设计 领域驱动理念入门 现有上传协议分析 移动网络下的文件上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推送系统的几个基本问题 用户登陆 做配置中心要想好的几个基本问题 不同层面的异步 分层那些事儿 性能问题分析 当我在说模板引擎的时候,我在说什么 用户认证问题 资源的分配与回收——池 消息/任务队列

标签


并发控制相关的硬件与内核支持

2016年03月13日

简介

并发控制的基本手段(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1. 悲观锁:假定冲突的概率很高。
    1. 当你无法判断锁住的代码会执行多久时,互斥
    2. 如果你能确定被锁住的代码执行时间很短,自旋
    3. 如果能区分出读写操作
  2. 乐观锁,假定冲突的概率很低,先修改完共享资源,再验证这段时间内有没有发生冲突。如果没有其他线程在修改资源,那么操作完成。如果发现其他线程已经修改了这个资源,就放弃本次操作。至于放弃后如何重试,则与业务场景相关。无锁编程中,验证是否发生了冲突是关键。

为什么要做并发控制

线程同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访问公共资源需要多个操作,而这多个操作的执行过程不具备原子性,被任务调度器分开了,而其他线程会破坏共享资源,所以需要在临界区做线程的同步,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就是临界区,临界区是指多个任务访问共享资源如内存或文件时候的指令,临界区是指令并不是受访问的资源

  1. 一个资源 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进程操作,在current进程操作完成之前,其它进程不可以操作。
  2. 操作资源 的代码 可以认为是一个有状态服务,被调度到某个进程去执行。

聊聊原子变量、锁、内存屏障那点事

cpu 也可以是一个主机的两个进程、两台机器,想对同一个数据进行操作。

共享资源就像cpu,只能分时共享。 cpu 如何执行分时共享呢?cpu 执行完每条指令后,会检查下有没有中断,若有则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对应到进程/线程调度上,就是时间片中断。进程每次访问共享资源之前,本质上也是先去查询一个变量,若允许则执行,不允许,则让出cpu。

硬件对并发控制的支持

提供的原子操作:

  • 关中断指令、内存屏障指令、停止相关流水线指令
  • 对于单核cpu,禁止抢占。
  • 对于SMP,提供lock 指令。lock指令是一种前缀,它可与其他指令联合,用来维持总线的锁存信号直到与其联合的指令执行完为止。比如基于AT&T的汇编指令LOCK_PREFIX xaddw %w0,%1,xaddw 表示先交换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然后两个操作数求和,存入目的寄存器。为了防止这个过程被打断,加了LOCK_PREFIX的宏(修饰lock指令)。

这些指令,辅助一定的算法,就可以包装一个自旋锁、读写锁、顺序锁出来。os中,lock一词主要指自旋锁。注意,自旋锁时,线程从来没有停止运行过。

操作系统对并发控制的支持

我们常见的各种锁是有层级的,最底层的两种锁就是互斥锁和自旋锁,其他锁都是基于它们实现的

POSIX表示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of UNIX,缩写为 POSIX ),POSIX标准定义了操作系统应该为应用程序提供的接口标准。POSIX 定义了五种同步对象,互斥锁,条件变量,自旋锁,读写锁,信号量。有些时候,名词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谈到锁、信号量这些,分析它们如何实现,或许走入了一个误区。Locks, Mutexes, and Semaphores: Types of Synchronization Objects 中认为锁是一个抽象概念,包括:

  1. 竞态条件。只有一个进入,还是多个进入,还是读写进入,线程能否重复获取自己已占用的锁
  2. 获取锁失败时的反应。提示失败、自旋还是直接阻塞,阻塞能不能被打断

按照这些不同,人们给它mutex、信号量等命名。

互斥锁和自旋锁

如何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我们通常说的线程调用加锁和释放锁的操作,到底是啥意思呢?我来解释一下。实际上,一个线程调用加锁操作,其实就是检查锁变量值是否为 0。如果是 0,就把锁的变量值设置为 1,表示获取到锁,如果不是 0,就返回错误信息,表示加锁失败,已经有别的线程获取到锁了。而一个线程调用释放锁操作,其实就是将锁变量的值置为 0,以便其它线程可以来获取锁。

当你无法判断锁住的代码会执行多久时,应该首选互斥锁,互斥锁是一种独占锁。当 A 线程取到锁后,互斥锁将被 A 线程独自占有,当 A 没有释放这把锁时,其他线程的取锁代码都会被阻塞。阻塞是如何实现的呢?对于 99% 的线程级互斥锁而言,阻塞都是由操作系统内核实现的(比如 Linux 下它通常由内核提供的信号量实现)。当获取锁失败时,内核会将线程置为休眠状态,等到锁被释放后,内核会在合适的时机唤醒线程,而这个线程成功拿到锁后才能继续执行。互斥锁通过内核帮忙切换线程,简化了业务代码使用锁的难度。但是,线程获取锁失败时,增加了两次上下文切换的成本:从运行中切换为休眠,以及锁释放时从休眠状态切换为运行中。上下文切换耗时在几十纳秒到几微秒之间,或许这段时间比锁住的代码段执行时间还长。

互斥锁能够满足各类功能性要求,特别是被锁住的代码执行时间不可控时,它通过内核执行线程切换及时释放了资源,但它的性能消耗最大。

如果你能确定被锁住的代码执行时间很短,就应该用自旋锁取代互斥锁。自旋锁比互斥锁快得多,因为它通过 CPU 提供的 CAS 函数(全称 Compare And Swap),在用户态代码中完成加锁与解锁操作

多线程竞争锁的时候,加锁失败的线程会“忙等待”,直到它拿到锁。什么叫“忙等待”呢?它并不意味着一直执行 CAS 函数,生产级的自旋锁在“忙等待”时,会与 CPU 紧密配合 ,它通过 CPU 提供的 PAUSE 指令,减少循环等待时的耗电量;对于单核 CPU,忙等待并没有意义,此时它会主动把线程休眠。

当取不到锁时,互斥锁用“线程切换”来面对,自旋锁则用“忙等待”来面对。这是两种最基本的处理方式,更高级别的锁都会选择其中一种来实现,比如读写锁就既可以基于互斥锁实现,也可以基于自旋锁实现。

实现

通过对硬件指令的包装,os提供原子整数操作等系统调用。本质上,通过硬件指令,可以提供对一个变量的独占访问。

int atomic_read(const atomic_t *v)
// 将v设置为i
int atomic_set(atomic_t *v,int id);

通过对硬件指令的封装,操作系统可以封装一个自旋锁出来。

  1. 获取锁spin_lock_irq:用变量标记是否被其他线程占用,变量的独占访问,发现占用后自旋,结合关中断指令。
  2. 释放锁spin_unlock_irq:独占的将变量标记为未访问状态

那么在获取锁与释放锁之间,可以实现一个临界区。

spin_lock_irq();
// 临界区
spin_unlock_irq();

通过自旋锁,os可以保证count 修改的原子性。线程尝试修改count的值,根据修改后count值,决定是否挂起当前进程,进而提供semaphore和mutex(类似于semaphore=1)等抽象。也就是说,semaphore = 自旋锁 + 线程挂起/恢复。

操作系统中,semaphore与自旋锁类似的概念,只有得到信号量的进程才能执行临界区的代码;不同的是获取不到信号量时,进程不会原地打转而是进入休眠等待状态(自己更改自己的状态位)

struct semaphore{
	spinlock_t lock;
	unsigned int count;
	struct list_head wait_list;
}
// 获取信号量,会导致睡眠
void down(struct semaphore *sem);
// 获取信号量,会导致睡眠,但睡眠可被信号打断
int down_interruptible(struct semaphore *sem);
// 无论是否获得,都立即返回,返回值不同,不会导致睡眠
int down_trylock(struct semaphore *sem);
// 释放信号量
void up(struct semaphore *sem))

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原子操作、自旋锁

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内存屏障、读写自旋锁及顺序锁

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信号量、读写信号量

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完成量、互斥量

内存屏障

剖析Disruptor:为什么会这么快?(三)揭秘内存屏障

什么是内存屏障?它是一个CPU指令

  1. 插入一个内存屏障,相当于告诉CPU和编译器先于这个命令的必须先执行,后于这个命令的必须后执行
  2. 强制更新一次不同CPU的缓存。例如,一个写屏障会把这个屏障前写入的数据刷新到缓存,这样任何试图读取该数据的线程将得到最新值

volatile,Java内存模型将在写操作后插入一个写屏障指令,在读操作前插入一个读屏障指令。

说白了,这是除cas 之外,又一个暴露在 java 层面的指令。

volatile 也是有成本的 剖析Disruptor:为什么会这么快?(二)神奇的缓存行填充

从CPU到 大约需要的 CPU 周期 大约需要的时间
主存   约60-80纳秒
QPI 总线传输(between sockets, not drawn)   约20ns
L3 cache 约40-45 cycles 约15ns
L2 cache 约10 cycles 约3ns
L1 cache 约3-4 cycles 约1ns
寄存器 1 cycle  

聊聊并发(一)深入分析Volatile的实现原理

分布式锁

如何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为了避免 Redis 实例故障而导致的锁无法工作的问题,Redis 的开发者 Antirez 提出了分布式锁算法 Redlock。基本思路是让客户端和多个独立的 Redis 实例依次请求加锁,如果客户端能够和半数以上的实例成功地完成加锁操作,就认为客户端成功地获得分布式锁了,否则加锁失败。

linux 线程

Understanding Linux Process States

进程的基本状态 运行 就绪 阻塞 退出
Linux TASK_RUNNING   TASK_INTERRUPTIBLE、TASK_UNINTERRUPTIBLE TASK_STOPPED/TASK_TRACED、TASK_DEAD/EXIT_ZOMBIE
java   RUNNABLE BLOCKED、WAITING、TIMED_WAITING TERMINATED

操作系统提供的手段:

  可以保护的内容 临界区描述 执行体竞争失败的后果
硬件 一个内存的值 某时间只可以执行一条指令 没什么后果,继续执行
os-自旋 变量/代码 多用于修改变量(毕竟lock指令太贵了) 自旋
os-信号量 变量/代码 代码段不可以同时执行 挂起(修改状态位)

一个复杂项目由n行代码实现,一行代码由n多系统调用实现,一个系统调用由n多指令实现。那么从线程安全的角度看:锁住系统总线,某个时间只有一条指令执行 ==> 安全的修改一个变量 ==> 提供一个临界区。通过向上封装,临界区的粒度不断地扩大。

反过来说,无锁的代码仅仅是不需要显式的Mutex来完成,但是存在数据竞争(Data Races)的情况下也会涉及到同步(Synchronization)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谓的无锁,仅仅只是颗粒度特别小的“锁”罢了,从代码层面上逐渐降低级别到CPU的指令级别而已,总会在某个层级上付出等待的代价,除非逻辑上彼此完全无关

一个博客系列的整理

[并发系列-0] 引子

并发的核心:

  1. 一个是有序性,可见性,原子性. 从底层角度, 指令重排和内存屏障,CPU的内存模型的理解.
  2. 另一个是线程的管理, 阻塞, 唤醒, 相关的线程队列管理(内核空间或用户空间)

并发相关的知识栈

  1. 硬件只是、cpu cache等
  2. 指令重排序、内存屏障,cpu 内存模型等
  3. x86_64 相关的指令:lock、cas等
  4. linux 进程/线程的实现,提供的快速同步/互斥机制 futex(fast userspace muTeXes)
  5. 并发基础原语 pthread_mutex/pthread_cond 在 glibc 的实现。这是C++ 的实现基础
  6. java 内存模型,java 并发基础原语 在 jvm hotspot 上的实现
  7. java.util.concurrent

从中可以看到

  1. 内存模型,有cpu 层次的,java 层次的
  2. 并发原语,有cpu 层次的,linux 层次的,glibc/c++ 层次的,java 层次的。 首先cpu 层次根本没有 并发的概念,限定的是cpu 核心。glibc 限定的是pthread,java 限定的是Thread

所有这一切,讲的都是共享内存模式的并发。 所以 go 的协程让程序猿 少学多少东西。